[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48节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为何谎言能现于天际?

    【秦念:朕是确定他必然会篡改史书。】

    董仲舒:“……”

    【刘彻:可有证据?】

    刘彻虽然学儒,但并非真心崇儒。

    不然也不会无视董仲舒的劝说,执意推行盐铁专营。

    【秦念: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你要是觉得这不是孔子在篡改史书,那你一定会喜欢某个至德之臣“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汉”吧?】

    【秦念:那朕祝你心想事成?】

    【刘彻:……】

    天下儒生寂然。

    【秦念:刘秀,你喜欢吗?】

    【刘秀:……】

    刘秀脸也黑了。

    王莽岂止三分天下有其二?

    而刘秀之名出现在天幕之上,后世的皇帝们也全都想起了王莽篡汉一事。

    更巧合的事情是:王莽篡汉之前,也在汉朝享有“盛誉”,说是“至德”并不为过。

    此时再想姬周伐商一事……

    所有“崇儒”的皇帝齐齐陷入沉默。

    他们似乎能理解秦念为何对儒家如此不屑一顾了。

    儒家孔子,确有“改史”之嫌。

    ………

    刘邦看到刘秀之名时,亦是冷下脸。

    天幕禁止提及其他朝代的历史,但各朝皇帝之言还是会透露出后世之事。

    譬如秦念提及霍光妻显一事,刘询就出言道谢。

    秦念言“短寿”,指向刘弗陵。

    这“三分天下有其二”竟是关联到刘秀?

    发生了何事?

    【秦念:这就是儒家的春秋笔法,你还要信儒家的天人感应吗?]

    刘彻当然也能从刘秀之言看出端倪。

    天人感应之说已不可信,曾经被董仲舒所解答的问题就再度成为问题。

    “周天子效仿先王的法度治国,最终还是不断衰落以至于亡国,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再度被天意所阻。

    刘彻对他笃信的天意多出了一分质疑——

    他分明是要询问治国之道,于国于民皆有利,为何天意要阻拦他?

    【刘彻:灾祸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天意,又是为何而出现?】

    这个问题好眼熟。

    秦念很快就找出来源——

    汉武帝继位后,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这一次的策问中就包括了这个问题,这段话被记载于《汉书·董仲舒传》,也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中的第一问。

    不过汉武帝的第一问,问的是天命与君王、国运之间的关系。

    扮演刘彻的人问的却是这个大问题内部的一个小问题。

    这个小问题的前半段,问的是以前的君王效仿先王却依旧会亡国,是效仿的方式错了、还是天意就是要亡其国。

    刘彻跳过前半截,是因为提及以前的君王可能违反规则二,还是单纯的不想问得太复杂?

    那她的回答应该只针对刘彻的问题,还是要在不违法规则的情况下把前半截也回答?

    秦念再次感慨日薪两千不好赚。

    【秦念:董仲舒认为君主的行为符合天意,就会有天降祥瑞,反过来就会天降灾祸。】

    刘彻颔首。

    秦念看懂了他在问什么。

    从董仲舒的对策入手进行回答,可以避开规则的限制。

    ………

    董仲舒知道自己的理论将被后世秦皇驳斥。

    天人三策穷尽他一生之所学,其中有多少是为了迎合陛下喜好所作的更改,他最清楚。

    那绝非至理。

    孔子被秦念质疑“改史”,其他儒生或许无法接受,但董仲舒接受。

    他自己就是“改史”之人。

    他会曲解孔子之言,使得策论更为可信。

    所以他也理解孔子为了推广儒学,以“春秋笔法”书写《春秋》。

    他想知道秦念将如何回答陛下的三问。

    董仲舒铺开空白的竹简。

    朝闻道,夕死可矣。

    【秦念:但拿著名灾异天象荧惑守心来说,这种罕见的自然天象就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而后世的科学家可以推测出下一次出现的准确年份。】

    【秦念:期间不管君王是昏庸还是贤明,它都会准时出现。】

    荧惑守心确实是著名的灾异之兆。

    尤以始皇帝三十六年的荧惑守心最为著名。

    秦念却说这是可以被预测的自然天象?

    天幕禁止谎言,此言必然为真。

    此言不是“不信天意”这种“主观”看法,而是“八十年内必会出现两次”这样的事实!

    秦后各朝皇帝都震惊地望着天幕。

    【刘彻:日蚀也是自然天象?】

    刘彻认为秦念刻意提及荧惑守心,就是为始皇帝的灾祸异象作解释。

    所以他询问日蚀异兆。

    他的大父曾因日蚀之事下罪己诏。

    【秦念:是。由于日食月食没那么罕见,可以精确到下一次出现的日期。】

    刘启已然开始相信“天意不存”之说。

    先帝以日蚀罪己,然而日蚀竟是可以被推测出现日期的天象?

    这怎么会是天意的预兆?

    【李世民:天灾又何解?】

    李世民连忙问道。

    异象可预知,那天灾……

    【秦念:地震、旱灾、洪涝、蝗灾这些灾害在后世也能提前预知。同样的,庆云彩虹景星之类的祥瑞也都可以被提前预知。】

    【秦念:祥瑞灾祸,都是自然天象,与天意毫无关联。】

    秦念还仔细想了一下,19世纪能不能预测这些自然天象。

    不过没关系,她说的是后世又没说具体什么时候。

    就算框定在她造反人设的十九世纪,她说能提前预知又没说提前多久——

    动物反常的行为也可以作为预测天象的预兆嘛。

    ………

    刘彻终于死心了。

    九年后就是会旱灾频发。

    此时刘彻才有点理解秦念为何不信天意。

    灾异祥瑞皆可被预测,且不会因为君王昏庸或贤明而更易,这算什么天意?

    【刘彻:为何亡国多伴随天灾?】

    《春秋》不可信,但刘彻读史并非只读《春秋》。

    这个问题与他先前被阻拦的问题很像,刘彻也只是尝试一下。

    却没有被天意所阻。

    只是省略“周天子效仿先王”这部分,就能够绕开天意的限制?

    若这是天之意志,未免过于愚钝。

    第26章

    【秦念:假如昏君对社稷的伤害是五十, 还不足以摧毁王朝;若恰好碰上伤害为五十的灾害,那就是一百的伤害,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