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姊先做中食去,小珠也休息休息,吃完中食再来忙。”

    只要将地整好,架成一条一条的,下半晌种起来倒快了,按间隔打好穴,浇透了水,穴内放三四粒种子,薄土一掩,便静待其发芽蹿苗了。

    过后再察看,哪穴的苗没发出来,或是哪穴的苗茂盛,适当进行间苗移栽,长势便会更好。

    至于那蒜头,便得掰成一粒粒的,带皮儿插进土里去。

    姜则是按着芽眼位置,分成小块,插在土里。

    她心里已经分好每样菜的位置,姜蒜便和葱、野椒一处,占上半畦地;其余按序,从东至西,依次拿来种菘菜、芹菜、芦菔、芸苔。

    自家种上菜,日子也会慢慢好过起来。

    季珠乖乖点头,跟着季胥离了菜地,来至灶屋,先净了手。

    只见季胥从柳条篮里拿出在李屠夫处买的新鲜肋条,季珠眼睛不禁一亮,问道:

    “阿姊,肋是不是要做羹?”

    肋比正经肉要便宜,从前阿母便会在过节时,捡着买一根,搭些藕,熬出一釜满是肉骨香的羹。

    “拿来做椒盐肋条,保管让小珠吃了耳朵都动弹。”

    季胥这就在砍肋段,柴刀锋利,一刀一段,掺些面粉、食盐去抓拌,拿清水清洗数遍,直至没有血沫时,再切些姜丝,加些酱进去抓匀。

    釜里热油次次啦啦作响,排骨被小火炸至金黄熟透时,捞出来控了油,再复炸一遍,这次则是大火,能让排骨外头酥脆。

    炸好后就已经有股子勾人的酥香了,那炸过排骨的油,季胥暂时拿两只碗盛了,过后还能接着炒菜用。

    釜里另留了些底油,用来炒香蒜末。

    排骨一倒,加些她自己研磨出来的椒盐粉,几番翻炒后,盛在半爿竹节里。

    金黄酥脆的椒盐肋骨,扑着股鲜香,别提多诱人。

    季珠在旁边瞧着,不知咽掉多少车口水,季胥夹了块先给她尝鲜时,入口果真耳尖一动,连骨头都抿在嘴里,溜了好几遭。

    中食除这道肉菜,季胥还另蒸了些蒸饼做主食。

    装季凤那份时,想到昨儿个,兴许冯家孩子还会馋她的,恐季凤不够吃,特地多装了些,还由季珠送去。

    季珠依旧跑的飞快,不同于昨日叽叽喳喳和季凤说了半车话,阿姊买了好多东西之类的,有这个那个。

    她这次被嘴里刚尝过的滋味勾着,送完便家去。

    季凤在山头捧着竹筒不禁发笑,对那背影大喊道:

    “你这馋鬼,慢些!仔细摔跟斗!”

    季珠一叠连声应着,小小一只跑远了。

    “凤姊,你快把竹筒打开,让我瞧瞧里头的白玉蒸饼和椒盐肋条。”

    说话的是一早就在这蹲着的冯兴霸。

    原来是他大母没能做出来红煨肉,他馋那滋味一夜,连朝食的水引饼用得都不香。

    想着今日中食,季胥可能还会做了红煨肉送与季凤,就事先抱着一只大薯来蹲点了。

    季凤那时正割猪草呢,看了也好笑,就赶他,

    “你快家去,我阿姊不一定会做红煨肉,哪能天天吃得起带脂肉。”

    冯兴霸也不走,只道:“你阿姊做的饭食好吃,送来别的我也拿大薯与你换。”

    于是季凤把猪牧到哪,他便抱着大薯跟在哪,比季凤还期盼着季珠送饭的身影。

    好容易叫他等到,听说里头是白玉蒸饼和椒盐肋条,这会儿就等不及想看。

    只见半爿竹壳一揭,一头排列着四只雪白光滑的……白玉蒸饼?

    余的位置铺满些肋条段,金黄油亮,四溢着酥香。

    冯兴霸用他这只新鲜大薯换来一个白玉蒸饼,两块肉。

    季凤说:“这白玉蒸饼十里八乡只我阿姊能做得出来,用的可是面粉,精粮呢,

    到乡市上可得卖一钱一个,我可没占你便宜。”

    冯兴霸哪会不依的,他连连点头,捧着那热腾腾的蒸饼咬上一口,再啃上一口肉,手和嘴吃得油滋滋的。

    可就没停下来过呐,最后连骨头都舍不得吐,溜在嘴里,翻来覆去,也香呢。

    “冯兴霸!还在这野,快与我回家吃中食去!”

    冯富贞寻来山脚下。

    远远的将腰一叉,便喊道。

    只见她用红头绳绑着对丫髻,细布的银红襦衣,搭着裙儿,连鞋都是软底细布织的。

    乡野人多穿未经染色的麻布料子,糙白色为主,这样鲜亮的色,本固里也就冯家女娘独一份了。

    “我不饿。”

    冯兴霸才不回去,大母做的饭食没甚滋味,他正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再讨块肉来吃。

    冯富贞近前来揪他耳朵,

    “野了一上午,饭食也不要吃了?”

    她是冯兴霸阿姊,两人没了娘,冯富贞平时少不得管教他。

    “嗳哟……”

    冯兴霸六岁,才到冯富贞腰那,一下就被揪着走。

    他哪里肯从就,忙的说:

    “我吃过了,凤姊给我的白玉蒸饼和椒盐肋条!我不饿。”

    冯富贞才注意到他嘴里还含着块骨头,对他这副穷酸相没好气,

    “那肋价卖得比肉价贱的多,有何好吃?大母做了鲜肉大薯羹,等你回去吃呢。”

    她家山头养着豕,那乡市的李屠夫卖的肉,有时就是来她家宰杀运过去的呢,隔三岔五的,想吃什么新鲜肉吃不着。

    冯富贞不禁拧他一把,拧的他叫唤,

    “唉哟……大母做的肉羹不好吃,季家大阿姊做的肋才香呢。”

    冯兴霸紧抱着树,再不肯走。

    冯富贞也不会真的揪坏他,只好先松开手,正僵持着,她不防闻到一股霸道的肉香。

    倒很确定不是家里飘出来的,还能是哪来的?她狐疑扭回头。

    季凤正享受的嗦骨头,听说冯兴霸对阿姊的夸赞连连点头时,一抬头,发现冯富贞回过头来,打量她碗里的肉。

    她捎带嘴客气一句,“富贞阿姊要不要尝尝?”

    “嘁,肋有何吃头?

    罢了,你拿来我尝尝。”

    季凤夹一块与她,忽略冯兴霸那直勾勾炯亮的眼神。

    冯富贞吃了口,外酥里嫩,这肉还有着说道不上来的香味,紧接是第二口……

    不禁就只剩骨头了,还想嘬了骨头回味那滋味,不禁觉得没脸,立时从嘴里吐在地下。

    “好吃吧?”冯兴霸这会子还含着那骨头。

    “还行。”

    冯富贞扫了眼那只竹碗,还剩好些呢。

    这季凤也不再送上来一块,真没眼色。

    正想着,只见季凤笑眯眯问:

    “富贞阿姊可要尝尝这白玉蒸饼?”

    她想着,冯富贞若是觉着好吃,还能买些去。

    “也罢,我尝尝。”冯富贞悄悄的咽下口水。

    换作平时她哪能去吃别人碗里的东西,许是中食还没吃,饿的。

    季凤从边上拿一只自己没碰过的与她。

    冯富贞摊在手掌心,看了看,捏了捏,试探着送进嘴里,咬了一口,紧接是第二口,不知不觉整个吃完了,还意犹未尽。

    一旁冯兴霸见她吃得快,就学舌说:

    “这白玉蒸饼十里八乡只有季家阿姊能做得出来,用的可是面粉,精粮呢,

    到乡市上可得卖一钱一个。”

    冯富贞心想,精粮有什么?家里日日都吃/精粮。

    不过,就是做不出这滋味。

    她斜着身子咳了声,“我也不白吃你东西,正好家里砍了甘柘,我去拿两根与你。”

    又回头命道:“冯兴霸,你同我一道去。”

    冯兴霸本不愿,转念一想,若送来甘柘,季凤再饶他些肉吃?

    如此便快步追上冯富贞。

    片时,冯富贞抱了三根长长的青皮甘柘来,冯兴霸则抱着一根。

    这汁水甜滋滋的甘柘,没有孩童不爱的,寻常人家都紧着种粮食,没有多余的田地去种,也就冯家这样的富户才年年种来给孩子们甜个嘴。

    季凤想着甘柘带回去,也给阿姊她们做甜嘴儿,便收下了那四根,还分与他们俩各自两块肉。

    冯兴霸倒是很快把两块啃完了,还把手指嘬一遍。

    冯富贞这次只吃了一块,想把另一块带回去给大母吃,不忘说:

    “明早你再带四个白玉蒸饼来,我买。”

    还成一笔生意,季凤更开心了,夸了夸自家蒸饼,不过关于做法当然一丁点没吐露。

    作者有话说:

    ----------------------

    甘柘,同“甘蔗”。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茳蓠麋芜,诸柘巴苴。”

    郭璞注曰:“诸柘,甘柘也。”

    西汉还没有甘蔗的说法,所以就写作甘柘了。

    第10章

    黄昏时候,季凤背着捆柴禾,抱着一只大薯、四根甘柘,眉开眼笑向家去。

    路上顶头撞见浇菜回家的金氏,金氏见了,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