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01节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刘彻:与朕何干?朕都教他怎么安置异族了,谁让他改成这样?】

    刘彻完全不想接受这种论断。

    怎么什么事都能关系到他尊崇儒术?

    虽然早就知道抑黜百家是错,但也不能什么错事都归咎于他!

    【秦念:你以为主张对异族怀柔、把你的五属国政策改得像创建藩属国是哪家学派的高见?】

    【刘彻:难道儒家之过错都得归咎于朕?】

    【秦念:那不然呢?你个始作俑者。】

    【刘彻:……】

    先前支持羁縻政策的大唐重臣皆无地自容。

    在大唐的疆域之内“创建藩属国”,这就是后世秦念、以及汉武帝刘彻对这项政策的评价。

    若只是评价也就罢了,偏偏下一任唐皇李治始终保持缄默,就足以说明羁縻府州之弊。

    魏征再度谏言远逐突厥人。

    李世民依旧没有采纳。

    将已经降唐的异族逐出,难道就不会成为大唐的后患吗?

    李世民早就发现自身的局限。

    在没有他人点出儒家之过错,很多事情只凭李世民自己,根本无法发现问题所在。

    正如羁縻府州有如藩属国,他竟然直到被汉武帝所讥讽才察觉此事。

    好在还有天幕。

    声誉榜靠前的皇帝,必有其独特的治国之道。

    【李世民:朕当如何治夷?】

    【刘彻:五属国之策,不是教你了吗?】

    刘彻两年前才对归附的南匈奴采用这项政策,此前并不知道效果。

    如今却是充满信心。

    哪怕存在“同化”上的问题,但秦念的推崇就足以说明这一政策的效用。

    【李世民:朕所占领的疆域太大,并不完全适用五属国之策。】

    【刘彻:……】

    李世民并不想得罪汉武帝,但事实如此。

    若是可以完全效仿汉武帝之策,他又何必非要让异族首领世袭都督、刺史等实职?

    疆域太大,就不可能如汉武帝那般将五属国尽皆纳入控制之下,稍有异动则即刻出兵镇压。

    正因如此,李世民才会采纳温彦博之言,以怀柔之策安抚突厥。

    ………

    刘彻很不高兴。

    什么叫做“疆域太大”?

    看着着实令人不快。

    虽然不高兴,刘彻还是密切关注着天幕。

    以后大汉的疆域说不定也会“太大”,以至于属国政策亦不再适用。

    秦念既然如此讥讽李世民,必有解决之策。

    【秦念:参照高句丽。】

    毁其宗庙、绝其祭祀、灭其言、改其文?

    李世民沉思片刻,认为并不可行。

    【李世民:高句丽紧邻大唐,因地狭而聚居,能依此策。但突厥之属土地广袤,部族众多。以此策进行治理,极易激起各地反叛,且大唐难以一一平定。】

    【秦念:先把你的儒家脑子丢开,仔细想想这些异族最值钱的是什么?】

    秦念当然清楚,在交通条件受限的古代,羁縻政策其实就是中央集权无法控制过远边境的不得已而为之。

    但巧了,史书上还真有针对这个问题的处置办法。

    ——国内的周史,以及国外15世纪到19世纪的历史。

    虽然说有点缺德,但这就只是个聊天扮演群,又不会影响现实,她缺德点又不犯法。

    皇帝扮演群嘛,封建一点那叫扮演还原度高。

    【李世民:……?】

    【秦念:抛开儒家的仁德之说,想想异族什么最值钱?】

    【秦念:其他人也别只看着,也都可以想想。】

    【朱棣:牲畜?】

    朱棣想到北地的马匹牛羊。

    历朝历代皆受北胡侵袭,就是因为哪怕将其覆灭,也会在数十年后又出现一支以十万计的精骑南下掳掠。

    【秦念:错。下一位。】

    【赵匡胤:西域的珠宝香料?】

    【秦念:错,下一位。】

    【刘彻:土地?】

    刘彻想要向外攻打,除了对北胡是恨之入骨,攻打其他地方多是为彰显国威。

    开疆拓土是最大的功绩。

    既然是开疆拓土,那最值钱的就应是土地。

    【秦念:在朕这个时期,这话是对的。但在你们的时期,开发程度不高的土地还算不上最值钱的东西。】

    【刘邦:人。】

    各朝各代皆大惊。

    【秦念:不愧是你。】

    【李世民:……人?】

    【秦念:将异族看作商品试试?】

    人口贸易,在现代是非常反人道的行为。

    但放在古代——

    异族掳掠华夏,掳走的人口也都是成为异族的奴隶。

    异族可以掳掠华夏人为奴,华夏却只能善待异族——这是儒家的道理,不是秦念认可的道理。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这才是秦念的道理。

    【李世民:!!!】

    【刘秀:这未免太过……】

    后半句刘秀咽下去了。

    因为他想起他要说的,正是秦念之前要求李世民抛开的“仁德”。

    【嬴政:秦念,说下去。】

    以异族为商品?

    嬴政隐约触摸到了什么,但不是很确定。

    他会将攻打下来的地方都视为秦地,在这些地方生存的人则会被他视为秦民。

    这也是秦国数百年间不断吞并异族土地、融合异族人口的方式。

    但这种融合需要时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嬴政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秦念:异族掳掠华夏人口之后,会将其视作奴隶,如商品一般买卖。价格不如牛羊,待遇不如猪狗。】

    【秦念:按照儒家的道理,异族待华夏不如猪狗,华夏却得以德服人。】

    【秦念:于是夷狄之害数千年不绝。这么软柿子的国家,谁来了不得捏一下?】

    各朝无数黎民百姓被秦念挑起怒火!

    被掳掠的往往都是平民。

    凭什么异族待他们如猪狗,儒家却要求他们以德服人?

    【李世民:朕知你极厌儒家,但儒家尊崇周礼,周朝确实以周礼变诸夷为夏。为何周礼可行,而儒礼却不可行?】

    看到李世民的问题,秦念点了点头。

    这是问到点子上了,符合二凤的机智人设。

    秦念对周礼的恶感略低于儒家。

    周礼在那个小部落林立的时代,是华夏同化周边部落的绝佳手段。

    【秦念:按照周礼,覆灭异族之后,俘虏的异族算作百姓还是算作奴隶?】

    【李世民:……奴隶。】

    虽然儒家经典没有对此作出直接说明。

    但李世民知道秦念这么问,答案就必然是奴隶。

    他也很快就从《周礼·秋官·司隶》中找出明证:“掌帅四翟之隶,使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