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正如韩子文所预料,王公子自认为在韩大柱这里受了奇耻大辱,憋了满肚子的气。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吃亏的性子,回去就把这件事给嚷嚷了出来,找到他爹和书院的夫子告状。

    韩俊年设计陷害他!

    “韩俊年这人实在卑鄙!知道自己考不上秀才,竟然给我下套,想威逼我,让我家里人给他透露考题,这样品行卑劣的人哪里配读书?就算考上了状元,又有什么用!也是害人。”

    书院的夫子们听到王公子的话都很吃惊。

    从来都只听到王公子去害别人,竟然有人害到他的头上了,这还得了?

    就连他的亲爹都不敢相信,叱骂他:“你又胡说八道,是不是看上了谁,人家不依你,你便想出这一招,坏他名声。”

    王公子委屈得哇哇直叫。

    “爹爹,这次真是孩儿被欺负了啊!我看他是从乡下来的,读书不容易,想着提携他一把,哪里知道他竟然这么报答我!”

    他的祖母母亲听他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直为他抱屈。

    我们家旭儿好不容易想干件好事,反倒被人下套,这不是打击他吗?

    以后他哪里还敢做好事?

    若是他的品行坏了,就是这个叫什么韩俊年的过错!

    他祖母发了话,一定要让他爹查清此事,给她孙子一个公道。

    王老爷回到书院,便召集书院的夫子们调查此事。

    夫子们想了想韩俊年的模样,倒是相信了王公子的话。

    韩俊年确实长得不太行,又土里土气,素爱美色的王公子肯定瞧不上他。

    这么看来,王公子确实是受委屈了。

    王老爷虽然表面对王公子严格,实际很宠这个独生儿子,马上要求严惩韩大柱。

    书院的夫子们都是看王家人脸色行事,于是韩大柱毫无悬念被书院开除。

    王老爷还把他的恶行上报了府城的官员。

    他在信中言明,这样品行卑劣的人,不配当读书人,不配参加科举!

    韩大柱本来打算请几天病假,待这件事的风头过了,王公子消了气,想法向他道歉,再和王公子商量商量,用什么法子把小文骗到手。

    哪知道才休息一天,书院派人通知他已被逐出书院,赶快回去把东西拿走,不然书院就会扔出去。

    韩大柱虽说隐隐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可他总抱有一线希望,现在担心的事成了现实,他也豁出去了!

    他不顾一切,拖着病体去找王公子,想请王公子给他一个机会,好好解释解释。

    可惜王公子一听到他的名字,就想到亲下去的那张臭嘴,两人抱在一起的丑态,全身不寒而栗,哪肯见他。

    不当众把他踹飞已经很给他面子了!

    韩大柱没法,又使了银钱去找墨香,想让墨香帮他牵线,见一见王公子。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墨香这次办事不力,被王公子发配到庄子上做苦力去了。

    王公子面前的人,根本不敢收他的银钱。

    为了韩大柱惹王公子不高兴?

    他们还没傻到那个地步!

    韩大柱悲痛欲绝,看到书院里的同学,就想上前拉着他们诉说,他是被冤枉的,这只是一场误会。

    书院的同学们平时眼高过顶,看不上他这个从乡下来的人,现在知道他德行有亏,更是看他一眼都觉得脏了自己的眼睛。

    夫子们也不肯听他的辩解,躲他像躲瘟疫。

    总而言之,他被逐出书院,这件事没得商量。

    韩大柱四处碰壁,银钱使了不少,却连响声都没听到一个。

    最后只能让韩三柱把自己住处的东西收拾打包,雇了一辆驴车,灰溜溜地回了家。

    韩子文给他预测的第一件事情成了真。

    他的名声坏了,书没得读了,不能参加科考。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十里八村登时传遍了。

    青山村的韩大柱,为了考上秀才,不择手段,把自己洗干净送到王公子床上,被刚正不阿的王公子大义凛然拒绝了,还当众斥责了他。

    书院里已经查清楚,确实是韩大柱设陷阱陷害王公子,已经把他赶出了书院。

    大家都说,这样的人太坏了,别说不配读书,连做人都不配!

    韩大柱的老丈人刘木匠得到消息后,立刻上了门,要求退婚。

    对于刘木匠的这个要求,大家都很赞同,认为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

    既然知道这个人人品不好,还坚持要把女儿嫁过去,那才是丧尽天良,根本不配为人父母。

    刘木匠更是理直气壮。

    韩大柱不是爱男色吗?大妞嫁给他就是守活寡,他绝对不会这么害自己的女儿。

    他宁愿这辈子养着大妞,也不能把自己女儿的后半生,葬送到这么一个人品低劣的人身上。

    虽然他家大妞长得不怎么样,可她聪明能干,孝顺父母,品行高洁,一定会有看重她长处的人愿意娶她。

    刘木匠上门后,不仅要求退婚,要求退彩礼,还拿出厚厚一叠借条,让韩家人还钱。

    男方品行不端,才导致这次这场婚变,当然得把银钱全退回来!

    第96章

    就在韩大柱从书院回来的第二天中午,刚吃过午饭,刘木匠便上门了。

    除了说亲的媒婆,身后还跟着三个长得粗壮结实,牛高马大的儿子。

    韩家人正在屋里对着长吁短叹,听到动静迎出来一看,顿时一惊。

    这杀气腾腾的架势,来者不善啊。

    韩大柱想到韩子文的话,脚一软,就去抓韩老太的手:“奶奶。”

    韩老太什么场面没见过,表现得很镇定:“没事,有我在呢。”

    她满脸堆笑把刘木匠一行迎进屋,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又让韩刘氏给他们泡糖开水。

    “亲家,有阵日子没见了,哪阵风把你们吹来了?”

    她看着媒婆,露出了然的表情,“是要商量办喜事的日子?”

    刘木匠是个爽快人,一点不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道:“退亲,这门亲不结了,韩家门弟高,我们攀不上。”

    媒婆脸上堆着尴尬的笑,点头附和:“韩婶子,大柱和大妞的亲事不太合适,退了比较妥当。”

    真要退亲,韩老太也没什么意见。

    刘大妞的形象实在不太让人满意,韩家也没有给彩礼,退就退吧。

    等风头过了,重新给大柱找个模样好的姑娘。

    可接下来刘木匠的话,就让韩老太承受不了了。

    不仅要退亲,还要韩家人退钱!

    刘木匠做事太不地道,韩家已经这么惨了,他还来落井下石。

    再怎么说,都是亲戚呢!

    韩老太不愿意,她好言好语地对刘木匠道:“亲家啊,我们大柱出了点事,可他是被冤枉的,别人不相信他,你也不相信他吗?他是个好孩子,你千万不要听别人瞎说。“

    刘木匠铁青着脸,不肯让步:“这事没得商量,退亲退定了!钱也别想赖掉!”

    韩老太叫了起来:“你咋这么绝情!当初你家大妞没人要,只有我们大柱肯娶她,你不要翻脸不认人!”

    刘木匠还她个白眼:“要不是我答应拿钱给他使,他能愿意?当初我就该看明白,一点钱就能把他买下来,这人品能好到哪去!”

    韩老太被他的话说得脸上挂不住:“瞧瞧你这叫啥话,我再怎么着也是你的长辈,进得屋来,又是端茶又是倒水,你一句场面话没有,我看你也不是啥好人品。”

    “还想要场面话?我一想到你的宝贝孙子在这屋里干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我头都抬不起来。我要是让大妞嫁进来,那才是罪过!”

    刘木匠完全不管亲戚的情份了,哪句话伤人说哪句。

    韩大柱只觉得板凳上长了无数尖刺出来,再也坐不住,站起来就想走。

    刘木匠把厚厚一摞借据拍在桌上,冲他瞪眼。

    “你不能走,看看这些是不是你在我家支的钱,算清楚把钱拿出来还给我,我家里还有事,没空在这和你磨叽。”

    “还什么钱还什么钱?”韩老太暴跳如雷,“这是你情我愿的事,要退钱,没门!”

    刘木匠冷笑一声,用力拍了拍借条。

    “不退?那就不要怪我无情了,我这就去县衙告状,这一张一张你们签了字按了手印的借条,往衙门上一摆,我倒要看看,县老爷会怎么判?”

    韩老太听得心慌,站起身就要去抢。

    刘木匠三个儿子马上站出来挡在他爹的面前。

    “干嘛?要动手?”

    韩老太看着这三堵肉墙,心里乱糟糟的,哭丧着脸,不知道如何是好。

    现在是讲道理讲不通,动手又打不过。

    她望向院子外看热闹的村民,猛地冲了出去。

    “你们任由我们韩家被外人欺负,就干看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