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韩大柱便拿出银钱,让韩老太带着韩家诸人去韩老太的娘家走亲戚,家里只留下韩三柱。

    他的理由很充分,书院里的同学想到大青山游玩,要办诗社,家里的屋子得腾出来,让同学们使用。

    韩老太一听城里要来客人,很是激动,坚决要求留下来。

    “正好了,我们可以招待他们啊。”

    要是城里贵公子高兴了,打赏几十两银子,岂不是发财了?

    韩大柱摆摆手,否决了她的提议。

    “他们想清清静静写诗,不愿意有人打扰,你们暂时避一避,以后我和他们处好了关系,再给你们引荐。”

    韩老太知道读书人确实脾气怪,什么宁愿不吃肉,也要种竹子,宁愿饿死,也不会吃别人给的东西,她完全不明白他们的脑子里在想什么。

    既然大柱拿了银钱,说明这事确实重要,她不能拖大柱的后腿。

    于是韩老太带着一家人,乐滋滋地去走亲戚了。

    第87章

    这天刚吃过午饭,韩子文正在家里缝制衣服。

    早上他带着弟妹们上了趟山,捡了不少柴火回来晾在院子里。

    这会儿弟妹们在睡午觉,他便坐在院子里,一针一线替大凤做衣服。

    现在他的缝制技术很不错,虽然动作不快,针脚却细密了很多。

    他已经给大凤做好了一件桃色的棉衣,大凤穿着很合身。

    桃色很衬她的皮肤,越发显得她唇红齿白,玉雪可爱。

    大凤自己也很喜欢,穿上就舍不得脱下来

    韩子文劝了半天劝不动,便由得她,反正热得受不住,自己就要脱。

    果然,没一会儿大凤就悄悄脱了下来,向他提意见。

    “哥哥,给我做一件这会儿能穿的吧,和这件一样。”

    韩子文激动不已,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了啊。

    他马上答应了,反正离天冷还有一段时间,先满足自己这位小粉丝的需求。

    手上这件单衣他已经做好了一大半,再有五六天,就能完工了。

    他正缝得带劲,就听到韩三柱在院门口叫他。

    “小文哥。”

    韩子文抬起头,有点奇怪。

    这三柱只要是在村里,和二柱就跟哼哈二将似的,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今天怎么他一个人过来了?

    韩子文只迟疑了一下,便不再放在心上。

    这家人的事,他懒得操心。

    “啥事儿?”

    “我哥让你过去一趟。”

    “大柱?”

    韩三柱反驳道:“俊年!”

    韩子文翻个白眼:“有什么事,你让他来说。”

    “我哥说他害怕阿黄,不敢过来。”

    他心有余悸地朝院里张望一眼,见阿黄趴在堂屋前,吓得立刻后退一步。

    韩子文嗤笑一声,倒是能理解韩大柱的害怕。

    不过他不太想去,又问道:“你哥有什么事?”

    韩三柱挠了挠脑袋:“我也说不太清楚,好像是打听到了三叔的事儿。”

    三叔?

    这不就是韩小文他亲爹,韩家老三吗?

    四年前他出去跑船,船翻了死在海里,连尸首都没有找到。

    现在韩老三的坟里,只有一件他的衣服,立的是衣冠冢。

    其实韩子文曾猜测过,韩老三会不会没死,毕竟没找到尸体,就有一线希望。

    说不定船翻后,流落到某个偏远之地,暂时回不来。

    这个年代,交通不太方便。别说四年,有可能十年都回不来。

    现在韩大柱说打听到了他的事儿,莫非有人知道韩老三的下落,告诉了他?

    韩子文正想细问,韩三柱扔下一句:“你快点。”噔噔噔就跑了。

    韩子文有点儿心动,想跟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刚要起身,又想起了前两天顾云朗上门跟他说的话。

    韩大柱在找类似于蒙汗药的东西,不知道想害谁,让他警醒着点。

    韩子文略一沉吟,没太放在心上。

    他就过去问一问,不吃他家里任何东西。

    只要见事不对,抽身就走,应该没什么妨碍。

    想到这儿,他把针线收起来,对阿黄道:“我去村里一趟,你在家里守好院门,别让人进来。”

    阿黄立刻站起身,汪汪叫了两声,跟着他一块走到院门口,重新趴了下来。

    韩子文把院门掩上,快步朝韩家走去。

    韩家院门大开,进到院里,冷冷清清,韩老太韩小妹都不在家。

    韩子文在院子里叫了一声:“大柱。”

    韩大柱不知在他屋里捣鼓什么,听到叫声,微红着脸走了出来。

    见是韩子文,他脸上展开亲切的笑容。

    “小文,快,快到我屋里来坐。”

    韩子文没动,看着他问:“三柱说,你打听到了我爹的事?”

    “是啊,这事儿也是赶巧了,一句两句说不清,来吧,到我屋里坐着慢慢说。”

    韩子文见他转身回屋,想了想,跟在他身后走了进去。

    进了屋,就感觉眼前一暗。

    他转头看向窗户,原来韩大柱关着窗,难怪光线不好。

    他皱了皱眉,问韩大柱:“你咋没开窗,乌漆嘛黑,啥都看不清楚。”

    韩大柱一边让他坐下,一边解释:“我这几天看书看得多,眼睛难受,光太强,就要掉眼泪,没办法,只能把窗户关着。”

    他冲着韩子文招手:“快坐啊,站着干嘛,这是在自家兄长屋里,不用拘谨。”

    说着殷勤给他倒茶,“这是我从县里买的茶,你尝尝。”

    “小文,你好多年没到我屋里来了,我这屋可是重新摆设了一下,瞧瞧,是不是还不错?”

    韩子文在桌前坐下,四处看了看。

    确实还不错。

    最显眼的就是床上新换的纱帐,特别白,就像一团白云似地,柔软轻薄。

    床上也是新的被盖,就连窗纸也是新换的。

    窗下书桌上摆了一个香炉,正冒出缕缕清烟。

    难怪屋里有股说不出的甜腻香味,应该是燃的熏香。

    香炉旁边摊开着一本书。

    看来,在自己来之前,韩大柱正在看书。

    整间屋倒还真有点读书人书房的架势。

    “屋里这么暗,你没法看书吧?”

    韩子文实在不太适应这样昏暗的光线,觉得憋闷得紧。

    熏香味儿也让他感觉不舒服。

    “我都没怎么看,想让眼睛休息休息。”

    韩大柱态度温柔得很,给韩子文倒了茶放到他面前:“来,喝杯茶。”

    这口气俨然就是个和气的兄长。

    他的陶瓷茶具也是簇新的,上面印着喜鹊登梅的图样,看着挺喜庆。

    韩子文接过茶杯看了眼,放在桌上,开门见山问:“你打听到我爹什么事儿?快跟我说吧。”

    韩大柱叹口气:“这事儿啊,说来真是巧了,唉,你先喝杯茶,我们慢慢说。”

    从一进门,韩大柱就劝他喝茶,韩子文脑海里又想起了顾云朗给他的提醒。

    韩大柱在找蒙汗药。

    莫非这茶里就有蒙汗药?

    他推开茶:“我来的时候在家里喝了水,不渴,你先说我爹的事吧。”

    “这是我从县里带回来的,叫什么明前新茶,听说味儿特别好,我不太懂茶叶,想让你也尝尝鲜,长长见识,以后别人说起什么,也能插得上嘴,你尝尝看。”

    “待会儿再喝,你先说说我爹的事。”韩子文不耐烦了。

    第88章

    韩大柱见韩子文变了脸,怕惹急了,他起身就走,今天这事就搞不成了。

    他连忙伸手按住他,又拿话稳他。

    “小文,你不要着急嘛,我们哥俩儿好好说说话,说起来,有好多年没有这么面对面坐着了。”

    “小时候我们两兄弟......”

    韩子文见他要忆往昔,抬手打断他:“你直接说事,别扯远。”

    韩大柱咽下话题,点点头:“行,容我喝口水。”

    他端起自己的茶水,浅啜一口,陶醉地舒口气。

    “好茶!”

    他不敢再让韩子文喝,怕他怀疑,放下茶杯,继续道。

    “这事啊,说来就话长了,我不是在县城读书吗?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爹是三叔船行的管事。听他说,那一次翻船,好几个船员没有找到尸首。前两天,其中一个人竟然回来了!”

    “回来了?没淹死?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你不信可以自己去船行问问看。据那船员说,三叔水性很好,当时落进海里后,三叔就在他旁边,拼命朝着岸上游,他说,既然他都能游上岸,三叔水性比他好,应该也能游得上岸。”

    “那人是谁?你能带我见见他吗?”

    韩子文听他说得真真的,心也动了。

    在小文的记忆里,韩老三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不仅模样长得好,机灵能干,脾气也很温和,对媳妇好对孩子也特别宠,每次跑船回来,都会带不少好吃好玩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