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品:《庆芳华

    孙滢又将大师傅腊鸭制做过程贴出来,供大家使用。

    因自家拔毛有了经验,所以在给府里干活的时候,毛也拔的很快,很干净,鸭毛也没有到处飞。

    李夫人知道此事,气得肝疼。

    “老太太也太偏心了,老四家的一管事,府里出钱,让她送了人情。”李大夫人对着大老爷一顿抱怨。

    大老爷道:“前面那次,都以为老四不在了,母亲一向对老四比较上心,失而复得,自然是要更上心一些。咱们又是宽厚之家,哪年过节不是十几筐铜钱说赏就赏了。”

    女人家就是小心眼!这些值个什么?

    大老爷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更是气得李大夫人说不出话来。

    下人们就不一样了,虽说一只鸭十几文,但一只鸭有四五斤重,谁会舍得买几只回来,专程自家人吃?

    就是那些自家有银子买的,也觉得比过年还高兴。无缘无故,白得了几只鸭子。

    “天老爷,我瞬间觉得这没去毛的鸭子才是世间最美味的东西!”美味佳肴多了去了,可那些毕竟都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但这几只大肥鸭归自己所有,能吃到自己嘴里。那能一样吗?

    下人们都很感激孙滢。

    “还是四爷的眼光好!”

    “四少夫人心地最善良。”

    “有些老太太当年的样子。”

    “这府里有老太太坐镇咱们才有了这福气。”

    李大夫人听了半夜头埋在被子里哭了很久。

    辛辛苦苦为陆家掌了十几年的中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几只鸭子让她变得不如一个刚刚嫁过来的破落户!

    她又跟儿子诉起苦来,“老四家的,刚一掌家就讨好下边的人,买了那么多鸭……”

    陆彬微微一笑,“是啊,咱们这府上人又多,事情又杂,她才十六岁,肩膀上没挑过这么重的担子,想必累坏了。”

    李大夫人卒。气得腊八粥也没喝。

    陆家的厨房很早就开始熬腊八粥了,早餐就是这个。煮得软糯香甜软烂可口,但大家也就是吃饱而已。

    孙滢想着是过节,就做了主张,安国公府,镇南王府、永昌伯府都送了些,不仅如此,她还给宫里的皇后娘娘送了些过去。

    各家回的也都是粥,老太太呵呵地笑,“你这孩子,待人真实诚。”

    原本一直在看笑话的李大夫人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吃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四弟妹这种冒失的性子……”

    话未说完,只见老太太跟前的杜嬷嬷三步并作两步地道:“宫里来人了,是皇上身边的。”

    各人喝粥的碗都停了下来,猜不出这个饭点上,皇上跟前的太监来做什么。重要的是,当家人陆虞不在。

    唯有孙滢,笑道:“李公公好,这个点你还来咱们府上,吃了么?”

    李公公淡淡地一笑,“没呢,皇上去了皇后娘那时里,刚好四夫人送的过节的粥也到了,皇上也尝了一碗,说还不错,就让咱家将御膳房里做的粥也同老太太和各位一起分食。还赏了老太太一件如意。”

    众人忙跪,老太太双手接过。

    打开看着,才知道是玉石雕刻的摆件,上雕了四个字“富贵如意”。

    众人一时间脸上都有了欢喜之色。

    孙滢将食盒接了过去,打开,粥还是温的,亲自盛了分给众人。

    粥不多只有三碗,分到每人碗里,只不过一勺而已。

    李夫人不知滋味地喝着粥,突然间又想到,孙滢是个懂医术的,不怕人家在食物中做手脚,倒也说得通。

    老太太高兴地请李公公也用了碗粥,这才封了红封送出去了。

    第110章 掏空

    虽然老太太吩咐了各房自己开伙,但是她老人家又觉得孙滢一个在藕香院吃饭太孤单了,就让孙滢一定在她的松鹤堂吃不可。

    自此孙滢就一直陪着老太太吃饭,吃到第三天的时候,她对老太太说,“母亲,儿媳想自己点几个菜。”

    老太太自然是同意的。

    孙滢就点了一盘葱爆羊肉,一个烤全羊,一个凉拌羊肉,一个水晶肘子。

    老太太一直看着她吃完。

    “我滴个乖乖,前几天岂不是饿着你了?”老太太又是心疼,又是内疚。

    “没呢,前几天都在睡觉不怎么饿,今天打了套拳法。”孙滢回道。

    “以后不用小口小口的吃,这种饭量就应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老四也能吃这般多。”一说起陆虞,老太太说了他很多糗事。

    什么小时候解不开裤子之类,还有趁夫子睡熟在人家脸上画乌龟了……

    孙滢觉得很有趣。

    “原来四爷儿时也这么调皮。”孙滢一直掩着嘴笑倒在老太太怀里。

    “可不是,他那个时候学武,我不让,他就偷偷地戴了个面具,以为那样我就不知道是他了!母亲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哪有不认得的道理?这样倒是把他好胜的性子给激发出了,后来他又会了易容术,我就真的认不出来了。”老太太笑叹道。

    “四爷还戴过面具?什么样的面具?”似乎有什么答案呼之欲出,孙滢紧张得屏住了呼吸。

    老太太不过一笑,“就是在花灯节买的便宜的那种,你个女儿家千万不要戴它。”

    她再问,老太太便不肯说了。

    问谁呢,长随清风明月已经被他带走了。

    这种事幕僚们可能也不太清楚,但孙滢的心里如同被猫抓的一般,非常非常的好奇。

    腊月初十的早晨一大早,孙滢刚在老太太那里用过早饭,就有丫头过来传话,说是外院的康管事找她。

    孙滢在东面厢房的厅里见了康管事。

    一个四十多岁的不苟言笑的清瘦男子。

    这才是陆虞的手下!

    他一板一眼地向孙滢行了礼,然后严肃地道:“四爷托人给您写了一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回来的。”

    孙滢一听,心头猛地一跳,来人,“准备纸墨。”然后方坐下来用剪刀慢慢拆开火漆封口的信件,里面只有短短几句话。

    滢滢吾爱

    见字如面

    一切尚好

    勿念勿挂

    “我写了这回信,四爷他能收到吗?”孙滢的脸颊烫得厉害。幸亏穿了件毛边的斗篷,将脸遮住了,康管事看不到。

    “能。”

    “老奴会派人将信给送过去。”

    “那暂时等一会儿再回信,我要给四爷捎些东西。”

    其实也没啥好捎的,陆虞需要什么直接花钱买就是了,上次的包裹里她悄悄地放了一个大的荷包,里面装了三千两银票。这可是从她的私库里拿出来的银子!

    简直是心也疼,肝也疼。

    可是想到陆虞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还在外面奔波,她心里确实是放不下,这才忍痛拿出来的。

    她想了想,这次就拿些她前几天做的牛肉干吧,又干净又好吃,关键是比送银子过去实惠多了。

    幸亏她上次做的牛肉干有点多。

    孙滢装了五六斤牛肉干,完了又红着脸写了封信:

    夫君信已经收到

    勿挂勿念

    一切都好

    ……

    赵老太太好容易终于看到了孙珏出来了,央求道:“好孩子,您帮忙给你父亲求求情,让他出来……”

    孙珏为难地道:“祖母,不是孙女不帮忙,良娣上面还有两个侧妃和太子妃下面还有良媛和承徽、昭训、奉仪、淑女、顺人。”她们这些人都在等着抓住孙女的错,好让孙女永世不得翻身呢,孙女现在论家世、人品、才华都不被太子看在眼里,开口只怕份量也不大,外人看着只觉得孙女也和她们其他人一样风光,殊不知孙女在东宫寸步难行。“说着说着,竟伏在老太太的膝头,嘤嘤地哭了起来。

    老太太抿着嘴,帮她顺着背,说道:“祖母知道你也有难处,这不,都准备好了,该花你就花。”说着亲自将一个鼓鼓的荷包交给了孙珏。

    孙珏脸上一喜,很快又被她快速地压了下去。

    “我不能要这银子,我若拿了您就更艰难了。”

    老太太道:“不怕,我没有了去找孙滢那丫头,不出钱总该出些力罢,不然孙家岂不白养她了。”

    孙珏将银子装好,又道:“祖母说的在理。她也是孙家的女儿,现在父亲出事了,她也有义务帮忙。”

    孙珏突然对老太太跪了下去,含着泪哭道:“孙女也想救父亲,请祖母再宽限此时日,我就拼着名声和前程脸面都不要了,也要救父亲出来,也请祖母答应孙女一件事情。”:

    赵老太太拉了孙珏的手,“有话你只管说,能办到祖母就去替你办到。”

    她隐隐地感觉到孙珏要提条件了,而且这条件必定是自己等人可以办到的。她们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总还有些情份在里面呢。

    “请祖母帮我请万花楼的靖嬷嬷到我身边一段时间。”

    老太太虽然不知道靖嬷嬷是何许人,但万花楼还是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