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读书人为各自喜欢的八大家吵疯了,有几个甚至打了起来。

    清朝……有些冷清,天幕播放的内容很多人都没看,忙着将大烟全部销毁。

    周瑾玉超级喜欢苏轼,她还特意将书架上的各种关于苏轼的书籍一一摆放出来给大家看。

    有《苏轼传》、《苏轼词集》、《苏轼的朋友圈》、《 苏轼诗文鉴赏辞典》、《苏轼诗词选》等等。

    看得人心里直泛酸。

    柠檬树下的你我……

    这后世人讲苏轼的书也太多了吧,一本文集都概括不了吗?

    还是酸!

    周瑾玉还放了现代人对苏东坡的各种纪念。

    在巴蜀苏东坡的故乡在今年的腊月十九,举行了苏东坡987周年诞辰的活动。

    活动名叫“寿苏会”,邀请各地的人们来给苏东坡庆生。

    人们吃饭、参与出题、互动抽奖等活动,办得热热闹闹的。

    甚至还邀请了其他七家的纪念馆也一起搞活动!

    各朝的读书人又一次陷进了醋的海洋里。

    987周年的诞辰!!

    记得这么清楚的吗?这皇帝都没有的待遇吧!

    还在现场念他的诗,写他的诗。

    ……不行,说不下去了!

    嫉妒使我丑陋啊!!

    众多读书人暗暗发狠,我也要好好地写文章,写诗,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哪怕后世人不记得我的诗,也要记得一个写诗写到死的人!!

    或者做一个写诗写得最多的人!

    还有的人觉得不是诗的问题,当然苏轼的诗词是极好的,但是人家也一直有官当啊!

    当个好官也能流芳百世,看看前面的于成龙,还有宋慈~~人家也没写诗啊,就是官当得好,好到后世人都承认的好!

    于是,各朝各代都兴起了一股清正向上的氛围。

    当然,肯定不是为了后世给他们过多少多少年的诞辰~~当然不是!

    帝王们激动得当场就给天幕和周瑾玉建了个生祠,日日香火不停地供奉。

    柳宗元看得大笑:“我真想看看后世人是怎么说韩愈这家伙的!”

    正笑着,下人过来回禀:“老爷,有人给您送来了两条蛇,说是给您做蛇羹,您要吗?”

    柳宗元的笑声戛然而止,急忙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叫他们拿回去吧,就说我近日身子不适,不 好吃蛇羹的。”

    下人答应着退下。

    柳宗元想了想又给韩愈去了一封信,问他,喜欢后世人在他的纪念馆里搞什么样的活动?

    写诗还是写文章?又或者吃东西?

    比如蛇羹之类的。

    韩愈回信:就搞个韩愈和柳宗元谁的文章更好的辩论吧!

    柳宗元:不能更赞同了!

    第109章 熙宁变法

    【他是身处舆论中心近千年的一位话题人物。

    人们赞叹他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的文章和学问,也激赏他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酒色的高洁德行、 更津津乐道于他的衣垢不浣,面垢不洗的生活习惯。

    当然,更为他那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争论不休,他就是宗师王安石。】

    王安石:……

    好了,现在今人后人都知道我不洗衣服不洗脸的习惯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怎么感觉有些羞耻?

    苏轼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苏辙极力去回想不开心的事情。

    苏洵:……

    跟他说了多少次了他就是不听有什么办法?

    曾巩:好嘛,这坏习惯都传到后世去了,不知道介甫会不会从今往后就改了?

    【王安石推行的熙宁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两派之间的斗争越加的激烈。】

    【面对反对者的激烈言辞,王安石据理力争。】

    【司马光愤而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如此变更祖宗之法,难道是想让这天下的人都变得见 利忘义吗?!”

    王安石语气沉重:“君实,不谈钱国库如何开支,不理财年年送给辽夏的银、绢从哪儿出!不算账难道 就放任国家积弊重重,眼看着我军屡战屡败吗!”

    司马光怒气上升:“难道全天下只有你王安石一人是为国忠心吗!变法不是一朝一夕,更不能动了国之 根本!”|

    王安石反驳:“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才是根本!”

    他手指着众位大臣:“他们这些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而一旦天下要改,要变,他们便来势汹汹,闹得最凶!”

    “你们口口声声说什么天命,祖宗,如果我们就这样一直弱下去,穷下去,恐怕明日就会被辽夏鲸吞! 到那时,你们头上还是大宋的天吗!我们的祖宗牌位还有处安放吗!

    我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一定要将新法推行到底,直到重回三代之盛!复我汉唐旧疆!”】

    “好!!”赵匡胤站起来:“这就是我大宋的忠臣!!”

    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爱卿,你看看!你看看这位王安石的变法可否能用在我朝之上?”

    赵普冷静地分析:“官家,王安石的变法是针对那个时期大宋的情况而来的,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全部照搬。”

    “好好,爱卿说的对。”赵匡胤随即又长叹一口气:“为什么这些能臣都不在我朝呢?”

    然而有了这样的臣子,大宋的后期依旧被金人的铁蹄踏在脚下,如烂泥一般毫无尊严。

    李世民看得都有些嫉妒了,这宋明明弱得让人不耻,偏偏就是人才辈出……

    也不知道这老天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忽必烈摇头:“手中没有强权,怎么变法都会失败。更遑论他还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不说外部,就 光是他自己内部的斗争就能让什么变法都付之东流。”

    【司马光气急:“你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能有几分胜算!”

    王安石叹息一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苏轼神色莫名,他始终认为王安石的变法过于激进了,改革应该从人民的生活和需求出发,而不是简单地奉行新理念,而忽视民众的痛苦和困境。

    【因不满王安石变法,苏轼、司马光等人纷纷自请离京,变法先后持续了十余年,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其举措涵盖范围之广,变革力度之深,思想之超前,世所罕见。】

    司马光脸色晦暗:后世人居然对王安石的新法如此推崇吗?

    而他最后废除了王安石所有的新法……

    早已退隐江宁的王安石看着天幕的评价,眼睛湿润。

    一旁的米芾拍拍他:“走,今儿我们好好畅饮一杯!”

    王安石笑笑:“走!”

    宋之后的读书人又打起来了,

    这回不是喜欢哪一个大家,而是就王安石的变法对不对而争论,争着争着嘴巴已经不能够表达内心的意思了,谁的拳脚厉害谁才是正确的!!

    这可把各地的知县知府给急坏了,这都是什么事啊!

    看天幕怎么还看出打架来了,王安石的变法都是多久的事情了,还为这个事情打架,真是闲出屁了!

    于是严令再打架的人就革除功名!

    这下所有人都老实了。

    嬴政看着熙宁变法,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先王实行的商鞅变法。

    商鞅的变法让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得秦国最终成为了战国之中实力最强的 国家。

    为他如今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今这个宋也实行变法,人才是个人才,但是其朝廷内部的斗争就注定了变法不可能成功。

    李斯将后世的变法记录下来,逐一和之前的商鞅变法来做对比。

    宋以前的王朝都纷纷将王安石的变法记录下来,比起后世那些个不可实现的东西,还是这个宋的变法比较有可能性。

    宋以后的王朝们对于变法不置可否。

    周瑾玉照例也找出后世的王安石纪念馆。

    纪念馆正面立着王安石的汉白玉雕像,旁边的两方荷塘里荷香清雅。

    馆内详细介绍了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和过往事迹。

    展馆旁边有一座庭院建筑,因王安石的号是半山居士,因而取名半山堂。

    馆内展示了王安石各个时期的诗歌特色。

    还展示着后人写的王安石诗作的书法作品。

    ……各朝的读书人再一次酸了……

    原来后世是这么推崇学问做得好的人吗?

    “也不光是学问,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他们都喜欢。”有人观察仔细。

    “那就是说我学问比不上那几位的话,我还可以发展另一方面。”

    “对啊!何必就跟他们抢呢?也不一定抢得过!王兄你有想法了吗?”

    “我喜欢看星星,我想把这些观察到的星星都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