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品:《朕,真不是断袖

    闻端昨天的那件外袍,正盖在谢桐身上,随着他的动作,自然滑落了下去。

    谢桐伸手一捞,偶然间,还瞧见这件外袍上,被自己用刀割出的两道断处。

    闻端是什么时候把这件外袍披到自己身上的?

    自认为一夜未眠的谢桐难以理解。

    ……虽然后半夜,的确是感到没那么寒冷了。

    谢桐拎着袍子站起来,视线划过袖子上的断口,电光火石间,脑海中忽然掠过一个词语。

    断袖。

    谢桐:“……”

    谢桐:“??!”

    他拿着外袍站了片刻,在这个清晨,突然明白了当时闻端想告诉他的“典故”是什么。

    上天作证,他根本没有想到那方面去!

    谢桐咬牙把袍子捏紧了,把不该有的念头丢出脑海,径直下了塔去找闻端和齐净远。

    找闻端,是要把衣袍还给他。

    而找齐净远,自然是有关水患之事。

    不过在找到人之前,谢桐先在塔外见到了关蒙。

    年纪和谢桐一般的年轻暗卫首领,正和其他百姓一样,沉默地捧着一个饭碗,里面装着刚刚排队打来的米粥。

    谢桐脚步停住,关蒙看见他,也拿着碗走过来。

    并且把碗递到谢桐面前。

    谢桐拒绝道:“不用,你自己吃吧,朕还不饿。”

    关蒙摇摇头:“此地食物匮乏,圣上多少先用点。”

    谢桐没接他的粥,不过倒是问了另一个问题:“昨天夜里,闻太傅是什么时候把他的外袍给朕盖上的?”

    关蒙却明显犹豫了一下,说:“……臣不知。”

    没等谢桐出声询问,他主动道:“佛塔结构紧密,难以窥视,何况闻太傅武学造诣在臣之上,有他在,臣不方便待在圣上附近。”

    前半句话,谢桐还能理解。毕竟关蒙总不能大晚上趴在佛塔那窗子上往里看。

    但后半句话,又是什么己不如人的借口?

    难道不是正因为闻端这个大权臣就睡在谢桐身边,暗卫们才更需要密切保护吗?要是闻端三更半夜突然对自己做些大不敬之举怎么办?

    谢桐蹙眉,有心想问责,但又不知道如何说,索性把手里的外袍塞到关蒙身上,淡淡道:

    “给你武功盖世的闻太傅送去吧。”

    关蒙:“……?”

    谢桐找到齐净远时,他正蹲在距离佛塔几百米远的向下挖出的一个深洞边。

    昨天行礼时被弄脏的衣袍已经换过了,或许是为了方便,齐净远今天穿了一身黑,更显肤色白皙,活脱脱一个俊俏青年。

    “圣上来了。”齐净远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还未转身已先开了口:“昨晚睡得可好?”

    谢桐:“尚可。”

    齐净远走近两步,看着他笑了笑,说:

    “自从圣上昨天入了城,这延绵数月不断的雨就小了许多,今天早上更是停了雨,臣听百姓议论,都说是天佑圣上,此乃祥瑞。”

    闻言,谢桐撩起长睫,望了一眼天空。

    天色已不似昨日那般阴沉昏暗,相反,覆盖在东泉县上空的厚重云层,已经有了逐渐破开的迹象,几缕淡金色的光芒从缝隙中倾泻而出,像是很快便会出太阳了。

    谢桐并不自喜,收回目光,平静道:“或是巧合罢了。”

    没听见齐净远的回答,谢桐奇怪地朝他看去,却见齐净远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己的脸看。

    谢桐:“你看什么?”

    齐净远回过神,笑意加深:“许久未见圣上了,圣上登基后,容色越发绝艳倾城,臣看得呆了而已。”

    “……”谢桐说:“你闭嘴吧。”

    齐净远这个人有时候是很讨人厌的,从谢桐八岁上太学,第一次遇见他时起,齐净远就喜欢逮着他说些奇怪的话。

    要么说小谢桐长得像“小糖葫芦”,要么就是爱上手戳他的脸,并以此为乐。

    谢桐成了太子后,齐净远的这些荒唐行径才收敛了。

    “再多说一句废话,朕命人拔了你的舌头。”谢桐回忆起不愉快的往事,出声威胁道。

    齐净远神色无辜:“臣说的是实话。”

    谢桐烦他,干脆直接揭过了这个话题,问:“这就是你带人挖通的、与地下河相连的洞口?”

    齐净远稍微正色了一点:“是,这也是闻太傅给臣的‘治水三计’中的一计,凭着这几个大洞,洪水才没蔓延至佛塔所在之地。”

    谢桐又问:“把佛像搬出来扔到地上,也是闻端的计策?”

    “……”齐净远摸了摸鼻子,说:“不是,是因为先前急着把人都塞进塔里,臣自作主张下令的。”

    谢桐:“。”

    “所以你蹲在这洞边是为何?”

    谢桐淡淡问:“是地下河的水位已涨到了危险界线,还是佛塔下的地基受地上洪水和地下河的双重冲击,已经摇摇欲塌?”

    齐净远一顿,桃花眸弯弯:“不愧是圣上,两个原因皆有。”

    “挖洞引水终究是缓兵之计,你们能撑到这个时候,已经很不容易了。”

    谢桐一边绕着那洞口缓步走了半圈,一边开口:“但如今每日都有地面下陷的风险,佛塔坚固,里面尚算安全,外面的百姓却时刻都有性命之危。”

    齐净远的笑意敛起,垂首道:“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