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作品:《夫夫开店日常

    新鲜的箬叶要浸泡一段时间, 把正反面清洗干净, 上锅大火煮一炷香的时间, 最后再清洗一次才拿来包粽子。

    割回来的箬叶有大有小,包粽子的时候需要大小箬叶搭配, 才好将里面的料包起来。

    禤文乐拿过一枝也摘起来,大小箬叶分开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摘完手里的他压了压篮子里的箬叶, “夫君这些够了吧。”

    地上还有一些,周铭拿起来看了下, “没事我们都摘了,用不完再说。”

    “也行。”禤文乐点头,他也看了后院泡的糯米,还挺多的,箬叶多准备一些也好。

    摘完剩下的箬叶,禤文乐起身去灶屋看早饭怎么样了。

    蒸锅里有馒头和红薯,锅里是鸡蛋,白色的蒸汽呼呼往上冒,在半空旋转一会儿又消失不见。

    禤文乐坐在小板凳上,拿火钳捅了下火心,又凑近吹了下让火旺起来。

    他想着等会儿去割些草回来,剁碎后拌些米糠喂鸡鸭。

    之前买回来的鸡鸭苗长的很好,再过几个月就可以下蛋了,到时候可以做成咸鸭蛋,年末做成腊味。

    禤文乐想着今天要干些什么,又起身将最上层的馒头拿下来,红薯还要再等一会儿。

    家里的早饭一般都是米粥红薯,还有鸡蛋和馒头,偶尔会有前天做的饼。

    周铭进来看了眼,将馒头先拿去堂屋,又喊了周新苗他们吃早饭。

    早上家里每个人都自觉去找活干,喂鸡鸭牛,浇菜做早饭,再加上洗各自的衣裳,基本干完这些也就到了吃早饭的时间。

    早饭后去地里看庄稼,在家做些针线活,或是去砍柴挑水,总之都会找些活干。

    禤文乐想着去割草,吃完早饭就拿着镰刀和担子出去了。

    此时村民们也都扛着锄头铲子下地,三三两两凑在一起扯闲篇。

    “大禾你家的果子还是酸啊。”

    “你这还是委婉了,我昨天吃了,觉得那是非常酸才对。”

    “哈哈哈,我就说我家的更好吃。”大田拍了拍旁边的大禾朗笑道。

    大禾叔也有些郁闷,“我怀疑就是那树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

    他可给那几棵树施了不少肥料,也用心照看着,但味道还是和之前一样。

    “你咋还怪上树了呢。”大田叔一脸笑呵呵,旁边的人也跟着笑。

    “明年还是那个味道,那估计就真的是树的问题。”

    大禾叔决定明年再看看,实在不行就砍了吧。

    禤文乐走在后面,竖起耳朵听了一嘴,偶尔还有孩子从他身边跑过。

    “黑土哥快过来,我们不要和栗子他们玩。”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紧紧拉着另一个小孩的手,不让他往后面去。

    禤文乐看着他们俩紧皱的眉毛,还在想是闹什么矛盾,就听后面传来怒冲冲的声音。

    “不玩就不玩!”如果忽略那明显的哭腔的话,确实很有气势。

    禤文乐对娃娃们之间的打闹不感兴趣,但还是好奇地往后看了眼。

    中间那位应该就是栗子,此时眼眶红红直愣愣站着,后面还有几个小伙伴也都一脸气愤。

    叫黑土的小男孩脸上有些纠结,动了动嘴想说些什么,就听旁边的虎子喊道:“那我们走,哼!”

    他们才刚转过身,就听后面有人大哭,哭声让前面的大人也停下脚步。

    其中一位汉子喊道:“黑土怎么回事?!”

    黑土看着他爹在前边瞪着眼睛,连忙道:“没事,我们开玩笑的!”

    黑土甩开虎子的手,跑到后面小声道:“栗子你别哭了,我和你玩。”

    栗子眼泪还哗哗流,抽泣着道:“真、真的吗?”

    “真的!”

    黑土往后看了眼,见前面的大人不再看这边后说:“我说真的,我还和你们一起玩。”

    本来就是虎子和栗子他们赌气,两人一直放狠话不和对方玩,他在旁边看着话都插不上。

    虎子在前面也听到了,脸上还有些尴尬,扭扭捏捏不肯过来。

    栗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又笑了下,完全不理对面的虎子,和小伙伴去玩了。

    禤文乐出来割草,还看了个算不上热闹的热闹,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他看着前面转悠蹦跶的娃娃们,笑着摇摇头,又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

    他也会和村里的同龄孩子玩,小哥儿小子还有小姑娘,但再大一些,家里会说哥儿和小子们不同,慢慢地大家就不在一起玩了。

    有时候村里的一些皮痒欠收拾的小子,会去欺负小哥儿和小姑娘们,禤文乐倒是没被欺负过,他依稀记得有一次还差点和人打起来,是恰巧有大人经过,他们才散了跑回家。

    不过后来他和禤父说了,出门也不怕遇到他们,母父那段时间还担心他被人欺负。

    禤文乐想着小时候的事,却不耽误手上的事,找到一片看起来很嫩的草,放下担子就嚓嚓割起来。

    周铭和周父在家里编苇席,之前苇子的用完后,周父又去割了回来存着,今天没事刚好拿出来编。

    过两个月稻子就可以收了,还有玉米和其他杂粮,到时候得用苇席来晒粮食,多做些总不会错。

    村里人家平时也会做些竹编草编,等赶集的时候拿去卖,虽卖不了多少钱,但也能贴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