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第110节

作品:《临高台

    第87章 请战

    江波死后, 对其背后牵连的豪强世家的清算也开始展开。

    九月初,盐禁令正式展开。

    齐州反对盐禁的豪强世家,也不出所料的,纷纷率领各自豢养的流民家丁作乱。

    霍肃率兵, 陆续平定。

    此番, 不配合盐禁的齐州世家,大?部?分被打击瓦解, 连同这些世家隐匿的人口也一并被查检了出来。

    这些世家豢养的流民奴隶, 全部?依照度田令, 编入齐州户籍,注籍为齐州百姓。

    在齐州军的保驾护航下, 盐禁,有条不紊的推行着。

    式乾殿。

    夜里又下了雨, 早上也不见停,窗外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雨珠如帘。

    昨日是皇后上食帝宫的日子, 魏云卿来了式乾殿留宿, 平旦时,她本该起身返回中宫, 只是秋季天凉,雨天时, 人又爱犯懒,她缩在被窝里,美美睡着懒觉, 不愿起床。

    寅时将过, 萧昱先起了身。

    下雨天,殿内昏昏暗暗的, 怕打扰皇后休息,萧昱没让宫人掌灯。

    屏风后,萧昱摸黑穿好衣服后,又回来看了看榻上睡的正香的小皇后,见她半截玉藕般的胳膊,正?压在被子外?。

    萧昱握住她露在被子外的手?,放在嘴边呼了呼气,帮她暖着。

    魏云卿眼睫毛动?了动?,缩在被窝里,迷迷糊糊道:“天还这么黑,怎么就起来了?”

    “寅时了。”萧昱笑着提醒她。

    魏云卿嘴上嘟囔着,“我也该起来回显阳殿了。”眼睛却怎么都不愿睁开。

    萧昱暖着她的手?,嘱咐道:“今日下雨天冷,路不好走,你别回去了,就在这儿多睡会儿,我先去东斋,午间再过来跟你一起吃饭。”

    “嗯。”魏云卿含糊不清地应着,眼睛都没睁开,手?臂却像藤蔓一般缠绕到了天子腰上,撒娇道:“我中午想吃酿鹅。”

    “好,我让梁时去准备。”萧昱宠溺笑着,把她整个拎到怀里抱了一抱,柔声哄着,“乖,睡一觉,我很快就回来了。”

    魏云卿点点头,心满意足,松开了手?臂,萧昱嘴角轻轻贴了贴她的手指,摸着手?已经?不凉后,才把她的手臂又塞回了被子里。

    帘幔再度放下,一点一点遮住了帐中的美人儿。

    屋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萧昱走到外?殿,跟宫人吩咐了几句后,走进冰凉纷飞的雨幕中。

    辰时的时候,魏云卿见醒,雨不见停,殿内依旧昏昏暗暗的,宫人打起帘子,点起了几盏宫灯,侍候皇后起身。

    早上的雨时大时小,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更衣梳洗之?后,魏云卿坐在窗前的榻上,窗外?雨声潺潺,窗内诵读朗朗,今日晨课,她又背诵了一遍《论?语》,虽然这些她早已是滚瓜烂熟。

    一刻钟后,她便坐不住了,合上了书,问宫人,“什么时辰了?”

    “辰时三刻。”

    到了用早膳的时候了。

    魏云卿吩咐宫人,“带上早膳,随我去东斋。”

    天色阴沉,雨打在梧桐的叶子上,沙沙作响,地上落了一层梧桐枯叶,几个内侍冒雨清扫着。

    魏云卿走在廊下,看着忙碌的内侍,忽然想到了华林园景山的枫树,今已层林染红,只是一夜风雨,不知残余几叶?

    东斋,萧昱在看齐州最近的奏折。

    魏云卿在门口看着专注的天子,示意宫人退下,独自端着食盒走了进来,紧挨着他坐下。

    萧昱微微讶异,“怎么不多睡会儿呢?”

    “睡不着了。”她笑着,将菜一样一样摆在案上,“我把早膳带过来了,一起吃饭吧。”

    早膳简单而清淡,不过是豆皮包子,羊肉炖豆腐、白菜笋汤几个清淡小菜罢了。

    过往,帝后的一日三餐都是珍馐罗列,只是好东西吃的太多,难免进补过度。

    故而帝后如今的膳食,都是魏云卿根据葛璞丹卷中的一些药膳方子加以改良,再交由御厨精心调配的,以养生为主。

    萧昱合上奏折,拿出帕子,轻轻给她擦拭着发梢间沾染的几丝风雨,“头发都湿了,何苦走这一趟,让内监来送就行了。”

    魏云卿给他盛着粥,“我闲不住,先前在显阳殿还有些葛仙长的医书可?学,可?你这里的书,我都背的滚瓜烂熟了。”

    萧昱接过粥,“怎么又开始研习医术了?你是想从?葛仙长的丹卷中找些什么?”

    魏云卿闻言,脸上微红了一下,避开他的视线,自顾自盛着粥,嘟囔道:“不告诉你。”

    萧昱观察着她的神色,二人各自吃着菜,突然,萧昱好像明白了什么,问她,“你是不是又想了?”

    魏云卿夹菜的手?一顿,不解道:“我想什么了?”

    萧昱眉梢一扬,附耳跟她说了几句悄悄话。

    “我没想!”魏云卿听完,脸又红到了耳根子,开始在皇帝面前摆起了皇后的谱,“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这样跟我说话,我可?是皇后,陛下这样轻浮,一点儿都不像天子。”

    萧昱挑眉,“那像什么?”

    “像……”魏云卿语塞,毕竟从?来没有人会这样跟她说话,有些挫败地嘟囔道:“我也不知?道。”

    萧昱不以为意,继续调侃着她,“你不就是想在床上报仇吗,你……”

    话未说完,魏云卿便立刻扑上去,捂住萧昱的嘴,她的脸色已经能滴血了,言辞激烈地制止他,“不要再说了,你怎么这么讨厌啊?”

    萧昱憋着笑,往后仰着身子,躲着她的手?。

    葛璞曾以道家秘术,教他如何守精关不泄,不致女子怀孕,他用这法?子,每次都能把她欺负的死去活来的,她定是不服气,就想从?书中找一找,看怎么给欺负回去。

    魏云卿左手按在他的膝盖上,身子往前伸,又伸出右手?又去捂他的嘴,萧昱又往左边闪了一下,她的手?上扑了个空,又往左边扭去,身子摇摇晃晃,不协调的往前倒去。

    将要倒过来时,萧昱双臂一伸,圈住她左右摇摆的细腰,把她揽到了怀里,二人四目相对。

    “想堵我的嘴,这还不简单吗?”他说着,就顺势低头要吻她的唇。

    魏云卿抿着唇,一动?不动?,在他的唇快要贴上时,她不知从哪儿变出个豆皮包子,猝不及防塞到了他的嘴里,轻哼道:“这下堵住了吧,看你还乱说不乱说话了。”

    萧昱眉毛抽了抽。

    魏云卿复又坐好,稍微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襟,难为情地小声嗔怪着,“心里知?道就好了,干嘛还要说出来?”

    萧昱压着笑,也不逗她了,边吃着包子,边道:“那种东西,都是口耳相传,怎么可能会记载于典籍之?中?你看了也是白看。”

    魏云卿微微受挫,低下了头。

    萧昱继续跟她解释着,“宫廷一直有避孕之?术,但百姓之?家就没有,因为这些秘术,是禁止在民间流通的,是不允许在任何公开发行的医书中记载的。”

    “为什么?”魏云卿仰起头,不解。

    她以前走街串巷的时候,看到有女人一个接一个生孩子,身子都生的变了形,听着民间那些千奇百怪的避孕手?法?,身上都是阵阵恶寒。

    萧昱告诉她,“因为人口是很重要的生产力,国家需要大?量人口,来增加国家赋税,以及提供兵源。所以历朝历代都要鼓励百姓生育,这些法?子在民间是禁术,百姓只需要有生育需求,懂了吗?”

    魏云卿怔怔听着,听他冷冰冰告诉自己一个又一个残酷的政治真相,她默然垂下了眼,手?上的粥也瞬间不香甜了。

    在二人的打闹拌嘴中,这顿饭吃了小一个时辰。

    巳时的时候,又到了大?臣向天子回事的时间,尚书令李嗣源和侍中高承来到了东斋。

    因宋太师称病,尚书台事务,如今是全权由李嗣源处理,加之?宋瑾不在建安,他又兼领了中书省部?分事务,薛太尉不会久留京城,故而如今是李嗣源代宋太师总领内朝。

    二人看到坐在天子身侧的皇后时,微微一怔,面色很快又一如既往,没有表现出惊愕之?色。

    虽知?天子一贯宠爱皇后,不想如今竟是不离身侧了。

    又见案上尚有碗筷,便以为帝后还在用膳,二人准备先到外间回避,稍后再来回事。

    萧昱示意不用回避,招呼内监来收走了案上的碗筷,便让他们奏事。

    二人各自在殿中跪坐着。

    魏云卿也不似过往一般总想着回避朝臣,她一动?不动?地继续坐在萧昱身侧,准备和他一起听听大?臣的汇报。

    高承看着手?上的笺册,丝毫不避讳魏云卿,若无其事地跟天子一条一条回禀着事情——

    “盐禁推行月余,已初见成效。”

    “齐州查封盐灶一千四百八十四处,沧州查封四百五十二处,幽州查封一百八十处,计终岁合收盐十六万九千七百二斛四升。”

    “齐州动?乱亦陆续平定,州牧霍肃平乱后,查检出部分世家隐匿的人口,出调绢五万四千匹。”

    萧昱静静听着,不时点头。

    魏云卿听着,眼神微动?,顷刻间便听懂了这五万匹调绢背后的关窍。

    魏国计亩而税、计户而征。一夫一妇为一户,每户一年需纳绢二匹。

    齐州渤海郡登记在籍的人口也不过三万多户,五万四千匹调绢,就是两?万多户人口的纳税,整整一个郡!

    这不仅仅是给国库增加的税赋,更是给国家提供的人口。

    仅仅一个齐州的世家,就能隐匿如此多人口,魏云卿难以想象其他州郡的情况还有多严重。

    魏国土地私有,开垦的荒地都是自己的。

    这些世家隐匿人口为奴为婢,为自己开垦大?量荒田,兼并土地,与国家争夺人口、土地,致使?国家既收不上税赋,也没有足够的兵源充军。

    而盐禁推行之?际,世家一旦生乱,这些不在户籍的失地流民,又会是造成民间动?荡,百姓灾难的最大?祸源。

    这些世家,一家就能豢养流民几百几千人,明面上是给自己开垦土地的佃户僮仆,可?一旦动?乱,就是自己的私兵。

    他们肆无忌惮祸害百姓,□□烧。

    不明所以的百姓,最后却要把一切罪责推到朝廷的政策身上,斥责皇帝昏庸,以至于所有的改革政策,都因为推行阻力过大,无疾而终。

    魏国自结束与西凉的战争后,几无对外?战事,州军都是用来平定内乱。

    魏云卿不由感叹,朝廷世家的内耗,太严重了。

    高承回禀完,李嗣源继续补充着,“还有一件关于陛下的私事,需要请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