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
作品:《在八零年代搞钱》 挑三挑四的,一点小事,小题大作,故意赶她家吴敏回来。
连帮忙找个条件好点的男同志都不肯。
像沈河结婚,还不许吴敏过去,有这么当亲戚了吗。
说到沈河结婚的事,肖红春是真气。
沈河的同事都公安局的,是城里人,正式单位,而且,还是在公安局食堂办的,那么多的年轻小伙,竟然不让她家吴敏过去瞧一眼。
这是存心的吧 。
肖红春当天在上班,抽不开身,是沈舅舅过去参加的。
为着这些事,沈舅舅一家是跟吴桂英赌上气了。
第69章
喜糖
“你说我那大姑子家啊, 说是赚着钱了,这儿子结婚啊,扣扣索索的, 三大件, 像这自行车、手表、电视机,一样都没置办。”肖红春故意说, “还有大姑子那闺女, 一把年纪了, 如今天找着对象了,一问, 才知道是外地的……”
肖红春没少在外面抹黑吴桂英一家。
在她看来, 这不叫抹黑, 这叫实话实说!
市里。
沈夏本来准备出门的,被吴桂英叫住了,“又去哪?今天要跟你二哥他们吃饭呢。”
吴桂英铺子今天没开张, 按日子来算,今天算是乔月三天回门的日子,乔伯父一家还没走, 是准备等到今天见过乔月之后,再坐下午的火车离开。
中午乔伯父一家请客, 在外头馆子吃。
沈河的结婚是在公安局的食堂办的。
过程很简单, 人来得多, 是大席,圆桌十个一桌, 还有喜糖带回去, 饭菜管够, 当天热闹得很。
那天晚上两新人是在二楼这边准备的新房过的。
吴桂英包了一个五十块的改口费大红包!
还把乔月吓了一跳。
第二天, 沈河就带着乔月回公安局分到的家属楼了,其实算是宿舍,只不过因为他们新婚,所以特意分的二居室。
这宿舍是给他们住的,要是沈河离职,这住的二居室要还回去的。
这算是公家的。
因为沈河两人搬得太快,吴桂英还跟沈夏念叨这事呢,怎么着也得三朝回门再走啊。
沈夏是知道事由的,家里这几天客人太多了,熟的不熟的都来了,不是这个亲戚就是那个亲戚,乔月叫人都叫不过来。
还有一些远方的亲戚,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脑子还是旧一套思想,还说起了新人下跪拜礼这样的习俗。
沈河知道后,直接带着乔月回单位去了。
沈河走后,这亲戚还是三三两两的来,他们都知道沈家办喜事,来了之后啊,中午还管一顿饭呢。
弄得沈夏这两天也是早出晚归的。
沈夏看了门口一眼,得,又有熟人过来了。
吴桂英见了,走出来,跟那熟人打了声招呼,那熟人往屋里走,吴桂英道,“你这来得不巧,我跟我家闺女马上就要出门了,大国去他三弟那了。”
“这是要出门啊?”
“对!中午不回来了!”在外头吃。
熟人这才走。
吴桂英锁了门,带着沈夏去了筒子楼那边,那边清静。
“爸去三叔家干什么?”沈夏问。
“接你爷爷奶奶了。”吴桂英压低声音跟沈夏说,“你三叔在外头,以前是两三天回一次,如今天是十天半个月回一次,你奶奶让你爸过两天去看看。”
三叔沈小兵在唐婕掉了孩子之后,在家陪了几天,之后就去外头赚钱去了。
具体做的什么生意,也没说。
反正,隔段时间就有一笔打到账上。
沈夏稍微听了一下,没说什么。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夏家人全齐了,爷爷奶奶也来了,最让沈夏没想到的是,三婶唐婕也来了。
这三婶上回跟她妈吵了不止一回了,这次怎么又过来。
沈夏看了沈大国一眼。
她爸怎么总是不长教训呢?
饭桌上,乔月知道乔伯父一家要走,就眼泪怎么忍都没忍住。
虽然早就知道要走,可真听到伯父伯母说这句话,心里还是难受。
乔伯母把乔月抱在怀里,安慰着。
乔伯父跟沈河碰了一杯,“以后,我家乔月就交给你了。”
“伯父,你放心,我会让她一辈子开开心心的。”沈河把怀中的酒一饮而尽。
乔月扭头看他,眼泪还在睫毛上呢,还不忘说,“你别喝那么多。”
乔伯父笑:“就这一杯。”
唐婕看着沈河跟乔月这恩爱的样子,心里莫名有些难受,沈小兵有五天没回来了,也没个音讯。
婆婆说让大哥过去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唐婕不禁提醒沈大国,“大哥,小兵五六天没联系我了,沈河的婚事也办完了,你什么时候过去看看啊?”
又问,“不知道下午能不能买到火车票,要是买不到,明天去吧。”
吴桂英道:“他过两天去。”
她是准备明天让铺子开张的,这沈大国明天走不了,今天明天要找人替沈大国一下,怎么着也得后天吧。
得准备一下。
唐婕看着吴桂英,上下打量,“我跟大哥说话,你插什么话啊。”
沈大国听到这话,心里不痛快,“我家就是桂英作主。”他说完,对吴桂英道,“家里忙,我就不过去了,以前小兵十天半个月没联系都正常。”
唐婕急得站了起来,“大哥,以前小兵都来没有十天半个月不联系的!”
沈大国不跟她扯。
以前沈小兵没事的时候,还有一个月不跟他联系的呢。
唐婕气得胸口起伏,“你还是沈小兵亲大哥呢,以前那些关心是假的不成?”又看向沈奶奶,“妈,你看大哥。”
沈奶奶这会出声了,“我跟你爸,明天回老家去。”
在老三家呆得太难受了,不仅看这儿媳妇脸色,她一把年纪了,还要洗衣做饭,手都冻红了。至于老三。
她一想老大说得也对,十天半个月没联系,正常得很。
要不迟些再说。
沈奶奶有些拿不定主意,问沈爷爷,“你看呢?”
沈爷爷声音不大,只有沈奶奶能听到:“我记得小兵打钱回来了。”
沈奶奶顿时安心。
唐婕觉得沈家人不管沈小兵死活,太冷血,这气都脑门了,凭着仅剩的一丝理智,控制着没发作。
沈山道:“三婶,有什么事等吃完饭再说吧。”在这里闹,像什么话。
唐婕一看,发现沈夏一家,跟乔伯父一家全看着她呢,这才想这是乔月的三天回门宴。
她就不该来!
唐婕站起来,东西都没吃,就往外走了。
他们不去找沈小兵,她自己去找!
看到唐婕,乔月才想起来问沈河,“三婶她妈病好一点了吗?”当初那轮椅还是沈河送过去的呢。
沈河还真不知道。
沈奶奶倒是知道,“病好多了,他们家跟人换到一楼住了,天气好时,老太太坐着轮椅出门晃晃,看起来还不错。”
有时候还是她推唐婕她妈出去转悠呢。
下午。
乔月送乔伯父他们到火车站,分别时乔月眼睛又红了。
乔伯母私下跟乔月说,“以后在家听沈河的,他爸妈那边的亲戚,有什么事让沈河出面,你别管,知道吗。”都有糊涂人,远着点好。
乔月点头。
乔伯母说:“你那小姑子还不错,进退有度,也不麻烦你们。”
他们一家走,那小姑子还张罗着送了东西呢。
“我知道,我跟夏夏关系很好的。”乔月说。
乔伯母就放心了。
迟管沈河家里有不如意的地方,可是沈河这年轻人特别不错,有沈河护着,乔月吃不了什么苦头。
火车出发,乔月把头埋沈河怀里,把他衣服都打湿了。
晚上。
沈山一家三口在吴桂英这边吃的饭,沈河两口子也没走,一家人热热闹闹的。